上饶制造:从换热设备到航天工具,一家高端装备企业的创新之路
在江西上饶的工业版图上,一家名为“上饶精工装备”的企业正以独特的技术实力书写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新篇章。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企业,从最初的换热设备专业制造商,逐步发展成为涵盖航天器总装工具、高精度数控机床等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,其发展轨迹恰如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。
专业换热设备制造:工业温度的艺术大师
上饶精工装备的起家业务——换热设备制造,堪称工业温度控制的艺术。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、管壳式换热器和特种换热设备,广泛应用于化工、电力、制药等行业。其中,他们研发的“高效节能螺旋板换热器”采用独特的螺旋流道设计,换热效率比传统设备提升30%以上,在多个大型石化项目中替代进口产品,实现了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突破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在换热设备的生产车间,全自动激光焊接机器人精准地完成着0.5毫米薄板的焊接作业,每一道焊缝都经过严格的探伤检测。技术总监王工程师介绍:“我们的换热设备不仅注重能效,更在材料科学上不断创新,研发的钛合金板式换热器已成功应用于海水淡化项目,耐腐蚀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”
航天器总装工具:托举中国航天的隐形力量
如果说换热设备是上饶精工装备的根基,那么航天器总装工具则是其技术实力的巅峰体现。自2015年进入航天领域以来,公司已为多个国家重点航天项目提供了关键的总装工具系统。他们研发的“航天器舱段自动对接系统”采用视觉引导和力控技术,实现了毫米级的对接精度,将原先需要8小时的人工对接作业缩短至2小时以内。
这些看似简单的工装夹具,实则蕴含着极高的技术含量。例如,为某型卫星研发的“太阳翼展开测试平台”,能够模拟太空环境下的微重力条件,确保太阳翼在轨展开的可靠性。该平台采用六自由度并联机构,位置控制精度达到0.01毫米,角度控制精度达到0.001度,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高精度数控坐标镗床: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
2021年,上饶精工装备迎来技术创新的重要里程碑——成功开发出TK-6950高精度数控坐标镗床。这一项目源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,旨在解决航空航天领域大型复杂结构件加工的技术瓶颈。
该镗床采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“热变形补偿系统”,通过分布在机床关键部位的32个温度传感器,实时监测温度变化,并利用智能算法进行补偿,确保在连续加工过程中定位精度稳定在0.003毫米以内。项目负责人李总工程师坦言:“研发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精度稳定性问题,我们团队花了18个月时间,进行了上千次试验,最终攻克了温度漂移这一行业难题。”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这台坐标镗床的成功开发,不仅填补了省内空白,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,目前已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机匣等关键零部件的加工,为国内航空航天企业节省设备采购成本超过40%。
创新永不止步:最新动态与未来展望
今年以来,上饶精工装备继续在技术创新道路上加速前行。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的“联合研发中心”已于上月正式揭牌,重点攻关“智能制造单元集成技术”。同时,企业投资1.2亿元的新能源装备生产线正在紧张建设中,预计明年投产,主要生产燃料电池用特种换热设备。
在人才建设方面,公司实施的“工匠培养计划”已初见成效,先后有3名技术工人获得“全国技术能手”称号。这种重视基础工艺与高端研发并重的发展理念,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技术优势。
从换热设备到航天工具,从传统制造到智能装备,上饶精工装备用十五年的时间,完成了一次次华丽转身。在这家企业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业从跟跑到并跑,再到领跑的可能性。正如企业创始人张董事长所说:“制造业没有捷径,唯有坚守工匠精神,持续创新,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”未来,随着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,上饶精工装备必将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续写新的辉煌。